公告:
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新闻动态 NEWS 当前位置: 博鱼·体育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【方志四川•历史文化】罗万庆 ‖ 雅安农村旧时礼仪中的文书和博鱼体育婚庆说席文化拾遗(一)
添加时间:2023-12-26

  博鱼体育礼仪作为一套规范性的程式和文化,约束和支配着每个人的一切行为,它能调节人际关系,减少冲突,化解矛盾,也能凝聚情感,增进友谊。三国名臣诸葛亮曾言:“将不可骄。骄则失礼,失礼则人离,人离则众判。”清朝学者颜元也有名言:“国尚礼则国昌,家尚礼则家旺,身有礼则身修,心有礼则心泰。”俗话说“礼多人不怪”,懂礼节,遵循礼节,会使别人尊敬你、认同你、亲近你,无形之中拉近了同他人的心理距离,也为日后相处、共同社会生产生活创造友好宽松的环境。相反,若不注重这些常识问题,不懂“规矩”,就可能使人反感,甚至会使关系恶化。

  俗话讲“入乡随俗”,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习惯。“乡”指乡里、村、寨,可想而知其风俗习惯覆盖的面积之小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入竟而问禁,入国而问俗,入门而问讳。”里面的“俗”“讳”也就是现在说的“十里不同风博鱼体育,百里不同俗。”

  雅安市位于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、汉文化与藏羌彝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,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,曾为西康省省会。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,有“雨城”之称。

  雅安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,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,东面有成都、眉山、乐山3市,市域呈南北较长、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。概括起来讲,雅安东邻成都、西连甘孜、南界凉山、北接阿坝,素有“川西咽喉”“西藏门户”“民族走廊”之称博鱼体育。这里的先民们便沿各个河谷一直到山腰、山脊上垦地耕作、休养生息——治本于农、务兹稼穑。

  那么,在这样一个崇山峻岭包围中的土地上,在建国前乃至改革开放前后,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民情呢?

  据雅安志考,雅安文化底蕴十分深厚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建制史。富林文化、麦坪遗址等相继成为近年来我国考古的重大发现;作为我国古代交通贸易的重要国际通道,南丝绸之路、茶马古道(川藏道)在这里交遇叠合—于是东来西去、南来北往的大臣使节、贤达名流,诸如西汉两司马、回车孝母的王阳、叱驾尽忠的王尊及至护的果亲王爱新觉罗·胤礼诸人,自然要在这里驻足歇息:吃食看景博鱼体育、写诗作赋、附庸风雅,文化之风因此溢流而出泽被乡野。

  同时,雅安作为成、康、宁交通咽喉地带,汉文化与藏羌彝文化、中原文化与南昭文化在这里长期融汇互动,使其民俗礼仪文化极具地域特性。

  雅安民俗礼仪的地域特性,在其日常生活中的文书往来中可窥见一斑,尤其是婚庆礼仪之中。体现是不是礼仪人家,就要看礼节是否周到。旧时通讯落后,若不能登门致礼,须得谴人送贴以示尊重。古人云,笺牒简要、顾答审详。雅安旧式的礼贴,是十分讲究顾答审详的,主要体现在接贴受请人的称谓要敬尊,送贴主人要谦卑。这些称谓有俗成约成,比如,高一辈称叔伯母,高二辈称祖爷母。侄儿请姑爷自称侄某名拜,而侄媳请姑父要称侄妇某端肃。其他特殊身份也有参照,比如亲家请亲家要这么写:

  “某年月日因何事杯水恭迎大寿德尊亲翁大人双(福)尊前早临,眷晚某室顿首、某氏正容。”

  “谨订于某月日某时,敬治春酌候教。某名鞠躬,席设某处,祈赐早临,恕乏再催。”

  清明节请客则把“春酌”换成“艾酌”;端午节请客改为“藻酌”;中秋改为“桂酌”;重阳改为“萸酌”。现在看来,旧时人们吃点小酒也是一件诗意浓郁的美事。

  给老人做寿是儿孙孝顺礼仪的表现,从古至今都是一件喜庆严肃的大事情。旧时祝寿庆寿,则显得更加庄重严谨。如父寿请客贴文格式:

  其他事项的请客也是要行文发贴的,现在很多人搬家进新宅都要请吃进宅酒、搬家酒,或者电话或者微信。那时候请客却是要写贴子:

  日常社会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文书。嫡后嗣续,祭祀烝尝,在古人看来是一件无比重大的事情。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人家不能生育,为传宗接代,只好抱养别人家的孩子。这么一件重大事情,当然需要写文书的,大致格式是这样的:

  “抱子文约 立写抱子(女)文约人所生一子(女)因常生病痛不好代养,经请某某人在中说合抱与某人名下为子(女)。自抱领之后无病无痛、无灾无难,一长成人、长寿百岁,佑曰:孩儿一身向东阳,长在世间比人强;自抱之后全发奋,寿如南山福禄长。立写抱子(女)文约人某某愿凭中人某某合,代笔人某某笔,某年月日。”

  由于以农为业、以农为生,对于俶载南亩、务兹稼穑的农人来说,农事中最不能少的就是耕牛了。古人云:驴骡犊特,骇跃超骧,在当时耕牛是农民除了土地之外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了博鱼体育。因此每年农闲时节耕牛多的主家需要请人看(放养)牛时,必须把相关事情用文书约定下来,大致格式是:

  “看牛文约 立写看牛文约人某某经中证人某某说合,看放某某大爷名下水牯牛(或者水沙牛、黄牯牛、黄沙牛)几头,三家言明将牛牵与某某看管,定期几年。议定每年给看牛户大米几斗几升。牛若有病双方协商医治。年满由主家牵回,并付清全部费用。牛若遗失或被盗,由看牛户全全负责。恐说无凭,立此约为据。六畜兴旺,五谷丰登。立写看牛文约人某某押,中证人某某在,代字人某某笔博鱼体育。年月日。”

  此外尚有分官(分家)文约、房屋买卖文约,不再一一赘述。相对于以上的社会日常生活文书,祭祀的礼节文案就要讲究且谨慎得多。

 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、音视频来自互联网,仅为传播更多信息。文章所含图片、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。

  原标题:《【方志四川•历史文化】罗万庆 ‖ 雅安农村旧时礼仪中的文书和婚庆说席文化拾遗(一)》